如何正确使用冰箱?
天气炎热,无论是吃剩的饭菜还是没吃完的瓜果,都需要放到冰箱里冷藏。不仅如此,冰箱在夏天还有特殊的“使命”,无论是冰镇西瓜还是冰镇饮料,都能让人在燥热中得到凉爽感,可是食物放冰箱里之后还是会有让人得“冰箱病”的风险,其中的罪魁祸首则是细菌。
大家都听说过,在冷藏、冷冻的条件下细菌会被抑制,那么这细菌又是从何而来呢?有哪些种类?又该如何防止它们伴随食物一起被吃进体内呢?
冰箱里都有哪些致病菌?
全球卫生理事协会曾经对美国等9个国家的一项“家庭卫生调查”显示:46%的家庭冰箱内部微生物超标,主要包括肠杆菌科细菌和霉菌。冰箱是一个密闭的环境,食物中丰富的营养成分容易滋生多种致病菌,包括沙门氏菌、李斯特菌、耶尔森菌、志贺氏菌、金黄色葡萄球菌等。
诚然,冰箱中低温的环境可以有效地抑制喜高温的细菌的生长。但是抑制不代表停止,更不是“杀灭”,一旦温度升高细菌仍然会快速繁殖。
另外,有一些致病菌更喜欢低温环境或能够耐受低温环境,比如李斯特菌生命力非常顽强,在零下20度的冷冻室里甚至还能存活1年,是冷藏食品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病原菌之一。它在肉类、牛奶里最常出现。人感染后会出现腹泻,免疫力较弱的人甚至出现脑膜炎、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。
志贺氏菌容易在蔬菜水果上滋生,它俗称为痢疾杆菌,是使人肠道感染的主要病菌之一,人感染后会有发热、腹痛、水样便的症状。
耶尔森菌“偏爱”生猪肉,人感染后可能会罹患急性胃肠炎、小肠结肠炎,甚至阑尾炎、败血症等。
沙门氏菌容易在鸡蛋、肉类中繁殖,感染后会患伤寒、副伤寒、食物中毒、败血症等。
这些做法会让冰箱中细菌更多
很多人喜欢把熟食、剩菜整盘放入冰箱,长时间不取出。事实上这些放入冰箱超过3天后细菌数目会非常惊人,再吃下去食物中毒风险较大。
正确的做法是,先用保鲜膜包住或者放入有盖的保鲜盒中,再放入冰箱内。而拆封后的食物如没喝完的牛奶,开了袋的酱等一定要封口再放冰箱,不然不仅容易滋生细菌,还会加速变质。
冷冻食品解冻的过程中,休眠的细菌会大量繁殖,所以冷冻的肉类解冻后又再次放回冰箱也容易带入大量细菌。解冻后食用也需要100℃加热10分钟以上。
版权声明
本文内容收集于互联网,仅限学习交流使用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!
侵权请联系:295951426@qq.com